明知诈骗短信不拦截,追究运营商刑责
2013-03-11电信诈骗 编辑:李木然
全国人大代表、广州市公安局人事处处长陈伟才透露, 最高人民法院已答复
羊城晚报讯特派北京记者尹安学报道:10日,全国人大代表、广州市公安局人事处处长陈伟才透露,最高人民法院已答复他,明知垃圾短信不拦截,要追究运营商刑事责任。必要时可以由“两高”通过司法解释先予明确。
高院领导遇“传票”诈骗
陈伟才提供的数据显示,去年全国电信诈骗案17万起,群众损失80多亿元,比前年10万起、40多亿元分别上升70%、100%。“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电话诈骗的骚扰。广东省高院、省检察院的领导都曾收到诈骗电话,说‘你有一份法院传票’。”
陈伟才说:“我们绞尽脑汁,但电信诈骗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。”
诈骗短信涉案金额巨大
电信诈骗屡禁不止,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?主管全国打击电信诈骗的公安部五局负责人告诉陈伟才,近年使用网络改号电话作案的占90%以上。犯罪分子利用任意改号软件、网络技术,篡改主叫号码,而运营商为拓展接入业务,竟然不检查、不识别网络电话公司传送来的号码是否真实,让骗子电话通过广州、上海、北京三个国际端口局落地,进入我国程控网打进千家万户。
陈伟才直言,铁通香港公司非法落地境外改号电话,接入内地程控网。2011年9月,公安部侦办的两岸及东盟8国的电话诈骗案,就是骗子从境外公司在广州国际端口局联通公司对接落地,群拨打入全国2400万电话用户,涉案金额2.2亿元。
据陈伟才调查,群发垃圾短信、诈骗短信成为各地运营商创收的重要来源。
收来电显示费应负责任
陈伟才说,大家每月6元开通来电显示,13.9亿用户一年共交付1000亿元的来电显示费用,用户与运营商构成了事实上的服务合同,用户因为来电显示被误导受骗,运营商应该承担赔偿责任。
公安部向工信部了解,境外网络改号电话和垃圾短信的拦截,技术上是可行的。“对电信诈骗,我问两句话:一,为什么工信部不责成运营商进行源头治理?二,为什么运营商对用户财产安全受到的侵害如此淡漠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