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阿里对标google,腾讯却在对标阿里,这就是差别
2017-12-27移动互联网 编辑:安安
马云近期的演讲明确,阿里巴巴将技术放在首位,他认为技术不仅仅以不做恶为底线,还需要为人类创造价值,未来的阿里不仅仅靠市场规模取胜,还要靠技术为人类解决问题。显然,这番话是在对标google。
阿里巴巴已将目光从国内移向世界,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全人类,此时阿里巴巴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达到这个层次。
而从乌镇互联网饭局来看,马云似乎被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孤立了,成了孤家寡人,国内互联网正在形成两股势力,腾讯系和阿里系。
主打社交的腾讯一直有个电商梦,从2011年开始,就在布局各类电商和阿里巴巴对标,这些投资对阿里巴巴形成合围态势,成为国内电商的第二极,和阿里巴巴展开竞争。
2011年腾讯投资艺龙、同程网,对标阿里巴巴的飞猪、穷游网等。
2013年10月投资优信、人人车等,对标大搜车、闲鱼二手车。
2014年2月投资美团大众点评,对标口碑网、饿了么。
2014年投资人人贷,对标趣店。
2014年10月投资微店,对标淘宝。
2014年10月投资微影时代,对标淘票票。
2014年10月投资58,对标口碑、闲鱼。
2014年投资京东,对标苏宁、天猫。
2016年7月投资拼多多,对标淘宝拼团。
2017年3月投资楚楚街,对标淘宝的天天特价、天猫的聚划算。
2017年12月18日投资唯品会,对标阿里服饰时尚业务。
2017年12月投资永辉超市,对标盒马生鲜。
这些有针对性的投资,说明阿里巴巴在电商界已经成为一个实际的标准。然而当阿里巴巴已经将目光移向世界,腾讯还停留在国内,这种差距也正在随着阿里巴巴的全球布局而扩大。